师者风采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正文
我的从教故事|眼中有光、心中有爱、行中有慧
发布时间:2025-05-07 来源:经济管理学院、人力资源处

赵霞,中共党员,讲师,现任东营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学副院长。荣获山东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、广饶县教学能手、广饶县优秀教师、校级优秀共产党员、校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;荣获山东省职业学院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2项,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;主持省级教改课题1项、主持“十四五”规划课题1项,主持省级其余课题4项,以主要成员参与课题15项;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、山东省在线精品资源课和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核心成员。

2017年,我怀揣教育理想踏入东营科技职业学院,何其有幸与一群治学严谨、心怀热忱的同事同行。八载春秋,在良师益友的引领下,我从青涩学子蜕变为职教园丁,每一次深夜伏案的星光、每一次教学相长的触动,已然镌刻成育人长卷的生动墨痕。

2018年深秋,学院院长交给我一项重任:独立完成教改课题申报书的撰写。面对紧迫的时限与未知的挑战,我既兴奋于首次独当一面的机遇,又因经验不足而倍感压力。为了精准把握方向,我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家级、省级立项的自然基金与社科基金选题规律,深入解读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文件。随后,百余篇文献的研读、数十次框架的推翻重构、无数个深夜的伏案疾书,让电脑中叠满“V1.0”“终版”“绝对不改版”的文档,像一座座无声的碑,铭刻着探索的焦灼与坚持的韧性。提交申报书的那一刻,紧绷的神经骤然松弛,却未料到持续的高强度工作早已透支身体。一场重感冒裹挟着高烧席卷而来,入职后的首次病倒、输液室的苍白灯光,竟成了这段征程最意外的注脚。然而,病愈之际,我收到了课题立项的通知——这不仅是我校首批获批的省级教改项目,更是一把打开科研之门的钥匙。从此,办公室的灯火常明,映照着文献间的勾画批注、数据中的抽丝剥茧;门卫大叔的深夜问候、宿管阿姨特意留亮的走廊,则成了平凡岁月里最温暖的勋章。今时再回望,终于懂得,教育科研从无坦途,惟其艰难,方显勇毅;惟其磨砺,始得玉成。当破晓的晨光再次漫过案头文稿,我听见梦想拔节的声音,正与千万职教同仁的步履共鸣,汇成新时代职教改革的磅礴交响。

“心中有爱,手上有活,脚下有力。”这是我与“00后”学生们共处的信条。每日清晨,当我怀着赴约般的心情推开教室门,总能撞见他们眼底跳跃的星火——或是熬夜赶工的倦意,或是课前偷咬一口包子的狡黠,又或是发现我进教室时骤然亮起的雀跃。这份双向的欢喜与依赖,让三尺讲台成了我们共同生长的沃土。2021年初遇这群个性鲜明的“00后”时,我却险些当了逃兵。入职不到一周,面对学生们的特立独行与尖锐质疑,我攥着辞职报告冲进副院长办公室,哭得像个迷路的孩子:“他们根本不听我的……”,院长说:“试着把他们当作弟弟妹妹,再坚持七天。”这句看似简单的嘱托,实则是化解代际矛盾的密钥 。七天里,我学着用他们的语言聊综艺、用表情包批假条,甚至允许课堂汇报穿插网络热梗。当第一个学生主动喊出“霞姐”时,隔在我们之间的冰层悄然消融——原来,真诚比权威更能叩开年轻的心门。真正让我读懂“双向奔赴”的,是那个惊心动魄的凌晨。尖锐的手机铃划破梦境,班长带着哭腔的“阿霞”取代了生疏的“老师”。受伤学生肿胀的面庞比任何理论课程都更具冲击力。手抖得握不住方向盘的瞬间,后座传来虚弱的安慰:“姐,导航说前面右转就到医院。”后来带学生复查时,他们竟调侃起我的车技:“霞姐,换我开吧,你这速度赶不上早八啦!”这些夹杂着疼惜的玩笑,恰是“00后”独特的温柔表达。

最温暖的勋章,总在至暗时刻闪光。送实习学生去潍坊那日,暮色中返程的我被消息提示音包围。车载屏幕上跳跃的“霞姐到了吗”“注意休息”的字句,混着远光灯在泪眼中晕成星河。原来不是学生离不开我,而是我需要这些鲜活的生命力来确认教育的意义——当他们把实习工资买的奶茶塞进我手里,当教师节贺卡上画着专属我们的“霞姐宇宙”,当毕业生群聊里永远保留着我的置顶位置,我终于懂得:教育不是单向的传道受业,而是两代人互相照亮的精神托举。

口袋里的灵感手账早已卷了毛边,泛黄的纸页上爬满潦草的教学札记;手机相册里1万张学术截图分门别类,构建起跨学科的“云端智库”;电脑硬盘中迭代更新的讲座视频与课件,则像永不停摆的时钟,见证着从青涩到成熟的教育叙事。这“教研三重奏”不仅是工具的组合,更是一套自我迭代的生态系统。

“爱在左,责任在右,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,随时撒种,随时开花,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,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,踏着荆棘,不觉得痛苦,有泪可流,却觉得幸福”。我怀揣着花香满园的梦想,捧着一颗快乐柔软的真心,漫步教海,书写着自己对教育的热爱与责任。

上一条:我校教师张震获评“齐鲁工匠”称号
下一条:我的从教故事|以心灯照亮生命的三尺微光——一位思政教师的初心叙事与教育体悟